2025年8月7日至16日,新能源与智能汽车学院副院长仵征带队,冯凯、董芳甫、侯彦涛、王亚楠等10名专业教师赴国智汽(北京)汽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展为期10天的企业实践。此次实践以“对接行业前沿、更新教学资源、提升双师能力”为核心目标,是学院深化产教融合、推动“新双高”建设的重要举措。

实践内容紧扣行业需求
教师团队通过“认知-实践-调研-更新”四阶段开展工作:首日参观企业生产车间、研发中心,系统了解新能源汽车整车装配、电池系统调试及电气布线工艺;次日深入小米汽车北京工厂,实地学习智能网联汽车生产流程与检测标准;中后期聚焦人才培养方案修订,与企业技术骨干座谈,梳理岗位能力需求,同步完成《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》《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系统的检修》两门课程的案例更新、课件优化及实训项目开发。
多维保障确保实践成效
学院制定专项保障方案:仵征统筹协调,严格落实安全教育与钉钉打卡制度,遵守企业相关管理规定,同时严格执行学校财务相关制度,为完成企业实践提供多方保障。

产教融合赋能教学革新
国智汽研究院作为聚焦职教领域的综合服务商,为实践提供真实案例与技术标准。教师通过参与电池系统故障维修、电气系统诊断等实操,强化“双师型”能力,推动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接轨。此次实践将直接助力学院申报省级一流核心课程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项目,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注入新动能。

此次企业实践是学院“厚德精技”教师队伍建设行动的关键一环,标志着产教融合从单向合作向双向赋能升级,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鲜活范例。